商学院:优化机制,拓展平台,在深度融合中谱写发展新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10-19

来源:上海智慧党建网 2023年10月19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优化机制,拓展平台,在深度融合中谱写发展新篇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优化党建工作制度保障,努力推动高质量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学院党建工作和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实施“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交叉任职制度。通过教工党支部书记与系主任交叉任职设置,教工党支部书记担任系副主任,是党员的系主任担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不断增强教工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功能;建立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系科)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制度,相关情况纳入学院各教工党支部年终述职考核内容。全面实行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每年向学院党委述职制度;完善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保障措施,享受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津贴。实施《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与系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系科重点、难点问题一事一议,形成方案到学院班子会议上讨论执行,努力形成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集群效应,在制度层面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做到重大决策党内先讨论、重大政策党员先知情,有效增强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度。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个重要任务,组织实施教工党支部 “组织力提升计划”项目和教工党员“岗位创建行动计划”。各教工党支部结合系科建设和部室管理服务工作,围绕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专业竞赛、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制定支部“组织力提升计划”,明确工作举措和项目目标,积极开展论文辅导、学科和课外竞赛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推动教工党员在教书育人的一线履职尽责。如企业管理系教工党支部通过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加大与校友的联络,做到第一时间获取招聘信息,选择推荐合适的毕业生,提高系科毕业生的求职录用机会。邀请各领域校友为各年级学生开展讲座,有针对性地指导职业规划,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行政第二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以学院教务员为主,掌握第一手学情信息的优势,围绕学院在籍本科生规模、本科各专业学籍变动情况、本科生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学生课程修读情况、本科课程教学规范、毕业班学生学业修读情况等六个方面,开展学情分析和制作学业指导手册,为学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组织各党支部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学科、本领域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找准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力促党支部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并行发展,精耕细种党员教师“责任田”。如金融系与商业数据系教工党支部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发挥支部中教师党员的专业优势和先锋模范作用,义务开展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等赛前训练指导。针对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由支部教授、副教授党员教师主讲,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小学生财商系列课程》,通过专题讲座、沙龙交流等形式,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目前系列课程已覆盖8所学校,服务3000多名中小学生,并被纳入上海中学国际部PBL课程体系。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充分挖掘利用经济学专业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塑造功能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实践元素摆在首位,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经济类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全过程。学院党委整合各党支部专业优势,拓展“党建+课程思政”工作模式,集体建设共享型课程思政资源库,丰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形成每一位老师懂思政、每一门课程有思政的生动局面。开展“课程思政导航计划”,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开设中国经济系列课程(3.0版)《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系列公开课,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shzhdj.sh.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8b0d1e2b018b4343bf8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