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智慧党建网2023年6月8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突出育人导向 赋能新农科人才培养
(上海智慧党建网)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深刻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突出育人导向,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的殷殷嘱托,持续赋能新农科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果体现主题教育成效。
聚焦党建引领,勇担乡村振兴使命任务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以全校唯一的农学硕士点和农学本科专业为基础,探索农学专业“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支部”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党建育人引领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后,农学专业本硕贯通学生党支部带领农学本科园艺专业团支部,结合学院“新农科”本研培养体系的三个发展方向,分赴上海市农科院、上海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上海之渔“大学生花园节”开展专业研学。组织农学专业党员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共话新时代农科人使命担当”专题党团课,农学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以“学习回信道初心”为主题领学,讲述所在支部发挥农学专业优势和科研团队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园艺专业党团员代表以“强农有我悟使命”为主题交流实践研学收获,表达了强农有我的坚定信心;三位在中国水稻所、奉贤农委、横沙农业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以“躬行实践话担当”为主题分享投身三农事业的心路历程。主题党团课将党员师生党课学习与团员青年团课学习相融合,让学院师生深切感受到生科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农有我的坚定信心,扩大了主题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以教育部新农科项目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助推高水平科学研究反哺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推动科研育人落地生花。学院依托长三角现代农业研究院、上海市植物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高峰高原”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学科、农业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点等科研平台与学科,以园艺专业为基础,打造强理论、重实践、国际化的“学、研、产、赛”一体化育人平台,获批学校首个教育部新农科项目《面向现代都市园艺产业链条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园艺专业也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依托项目和专业建设,学院启动“海燕计划——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人才培养”“未来设计师计划——都市园艺规划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等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新农科人才。今年,该项目首批学生毕业,“海燕计划”入选学生国内外升学率高达90%,就读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以及十多项国家级和市级大创项目等成绩;“未来设计师计划”入选学生先后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主题花艺竞赛、上海(国际)花展未来园艺设计师景点等专业竞赛中斩获铂金奖等荣誉,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开展专业实践,锤炼强农兴农技能本领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将新农科专业特色融入到团学工作载体,打造集劳育和美育为一体的“园艺学堂”特色学生社团,不断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水平。以“园艺学堂”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以校内劳动教育+校外科普教育为主的学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在校内,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农科专业认同与兴趣爱好为纽带,创建校园“梦想花园”“荷锄乐园”“平米田园”相整合的三园一体式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利用校园内的小块荒地,采取团队认领认种、区块化共享种植的形式,发挥园艺专业学生学科优势,带领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呵护,实现校园景观的迭代升级,为全校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沃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师范教育优势,在校外打造植物系列科普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精准助力“双减”改革。结合时令季节特色植物知识,设计“花草集——我的一些植物朋友”系列课程,设计“小小种植家”实地劳动课,设计以插花、制作干花滴胶、花朵折纸、植物拓印等为主的美学实践课程,走入中小学、走进社区街道,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专业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shzhdj.sh.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88706c3d018898070b644d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