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上海师范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全力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喜迎建校7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
五年来,学校积极作为,对标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聚焦重点、分类推进,不断优化学科生态,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2019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学校整体进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行列。
筑峰扬优,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受惠于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等专项支持,以及学科布局和院系建制调整带来的学科内生动力提升,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历史性突破,2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等5个学科入选上海III类高峰学科,其中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为2023年新入选学科。化学、数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新进上榜。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等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水平优势学科,其中教育学为冲击“双一流”培育学科。
强化学位点培育力度,推进内涵发展,助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获批生物学、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增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等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学、天文学、工商管理、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学位点入选上海市学位点培优项目;教育、物理学、化学、法学学位点入选上海市学位点培育项目。
优化布局,服务发展战略性需求
为进一步落实党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领导,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推动学科高质量建设,推动形成人文社科优势巩固、理工科领域突破、艺体学科特色发展、交叉学科创新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
五年来,学校先后完成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重组与新建,以及人文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的重组与新建,完成人文学院、哲学与法政学院部分学科专业调整,新建上海学前教育学院、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和心理学院。
整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和相关机构资源,成立学校首个学部——教育学部,规划学校教育学科发展新路径,夯实教师教育鲜明特色,推动学校服务基础教育能力转段升级。
瞄定前沿,构筑学科新高地高峰
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专项为主线,多部门多学科协同,科学规划、精准立项,持续推动高水平优势学科创新发展,强化支撑学科协同发展,谋定交叉学科新增长点。2018年,成立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2019年正式揭牌;2021年,在教育学、数学交叉引领基础上,联合上海教科院,成功申报上海唯一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
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根据学科发展跨界化、融合化发展新趋势,成立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院,打造学科增长点、制高点,创新学科发展管理机制,形成资源共用、攻关共同、成果共享,多学科通力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完善治理,评价引领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学校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纲要、五年规划等,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分类评价体系,推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相继出台《关于印发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制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师范大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行动方案》,逐年修订完善《上海师范大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学校发展擘画清晰蓝图。学校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连年位列应用研究型高校第一梯队。
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学校完成《上海师范大学章程》修订,并于2023年8月获得上海市教委同意章程修正案的批复,同年完成校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章程》修订以及新一届校学术组织委员换届工作。
五年来,学校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分类建设和梯次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探索及优化学部建设,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瓶颈,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前瞻的思维,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未来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