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八:法治先行 数字赋能 各方协同 全面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6-19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上海师范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全力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喜迎建校7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上海师范大学坚持法治先行、数字赋能、各方协同,提升治理效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出创新性科研成果、促进内涵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依法治校、共建共享  提升治理新效能

五年来,学校修订学校章程,健全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效能。坚持依法治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成功入选首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科学编制、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深入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明确重点任务,促进学校、学院、学科内涵式发展,在市教委分类评价中位列“应用研究型”高校第一梯队。

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章程修订工作推进会

教育法治与高校治理论坛

推进信息公开与办学治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术组织、教(工)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等重要作用,鼓励教育治理的多元参与。加强学校内部控制建设,推进财务信息化转型,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提升预算统筹调配能力,完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推动重大项目管理提质增效。立足经济监督,开展全覆盖审计监督,持续强化审计质量控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持续推进学校资源配置各项改革,精细梳理、统筹规划,确保资源配置使用、资产管理处置安全高效。

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五届工代会第一次会议

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

第二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智慧校园、场景深融  数字赋能新校园

“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三大运营商5G融合校园网全覆盖,互联网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面、网络承载能力稳步推进。依托虚拟化技术构建混合云服务模式,实现集中、规范、安全的管理。办公自动化、校园融合门户等迭代升级,为师生提供“掌上办、随时办”的便捷服务,智能校园卡、网上报销、电子签章等场景不断促进校园服务的创新赋能,依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效能。

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办公自动化、校园融合门户迭代升级

智慧校园卡系统建成启动

图书馆主动构建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支撑体系,资源保障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获评全国高校网络影响力五星级图书馆。不断丰富文献资源,持续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建设“中小学教材资源中心”、民国和古籍大套丛书等中小学教材资源中心,打造具有师范大学文化特性的资源与研习空间,拓展学科情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完成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实地复核工作,编纂馆藏善本书志,做好古籍活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有效合作模式,牵头成立奉贤地区图书馆联盟,共同打造别具特色的线上、线下“读书文化节”。

开设主题教育读书专区

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发布会

学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有力推进,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打造校外档案利用服务平台和校内档案借阅系统,探索基于二维码的视觉标签体系的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构建媒资管理平台,引入AI语音识别技术,激活馆藏音视频资源。

档案馆普法教育动画及画册

6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8大展区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馆藏珍品,受到校内外师生和专业人员的广泛赞誉。博物馆影响力指数居全市高校前列,获批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馆主馆修缮完成,更新陈展内容和部分陈展方式,全景展现我校建校70年来尤其是近10年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VR博物馆和VR校史馆的建成进一步提升线上参观体验感。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开馆

在线VR博物馆、校史馆


校社合力、强化协同  激发发展新活力

汇八方涓流,襄教育伟业。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凝聚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心力智慧,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学科+基金”“学院+基金”“教育+基金”“公益+基金”等多元化筹资模式,依托“助力校园建设计划”“教育创新激励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学子成才接力计划”,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校基金会获评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杨德广教授被授予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负责项目连续荣获“公益之申”之“十佳公益故事”“十佳校园公益”等称号。

校基金会举行第三届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

杨德广教授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光荣称号

校友会以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广大校友服务为目标,切实发挥校友会增进校友与母校感情的“加热器”、助力校友发展的“倍增器”、促进校友助力母校发展的“助推器”作用。优化校友服务建设,打造“校友返校日”品牌活动,传递母校温暖关怀;整合校友优势资源,助力协同育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教育基金,创新服务学校发展;完善校友工作体系,进一步扩展和构建校友交流平台,新建四个地方及行业分会,助力学校和校友事业共同发展。

校友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三次理事会

多地成立校友会

学校以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育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效能。